2020年深圳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押题试卷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夏天,那个正处于二十多岁的青年科技骨干在工作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夺去了生命,令人扼腕叹息。B.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武器。
C.通过学习相关资料和听专家的报告,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D.研究表明,虽然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能多清除38%的牙菌斑,但如果电动牙刷质量不过关,非但起不了保健作用,还会对口腔造成伤害。
正确答案:D
2 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真(谛) 孝(悌) 有(的)放矢
B.包(庇) (媲)美 刚(愎)自用
C.后(裔) (臆)断 自怨自(艾)
D.对(峙) 吞(噬) (舐)犊情深
正确答案:C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海面上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D
4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对这个适合的,对那个就不一定适合,好像一件衣服有一定的尺寸,只适用于特定的人一样。这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A.不要轻视比喻的力量
B.小诗的结尾像赛跑的最后冲刺,要做精心的安排
C.要注意分寸
D.一句诗要写得通顺、平易、流畅,不是容易的
正确答案:C
5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全齐美 如雷贯耳震震有词
B.实事求是 睡眼惺松固此失彼
C.与时具进调以轻心励行节约
D.至若罔闻 声名雀起 风声鹤唳
正确答案:C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创造历史的是民众,__________,使我们在影像背后发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审美趣味和思想光芒。①点亮历史的是英雄②捕捉着时代之魂和人性之美③游刃有余的镜头穿越着苍茫时空④定格历史的是艺术家的蒙太奇语言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C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材料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①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运转规律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污染物排入大气或水体后,它的迁移规律是受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如风向、风速、光、温、水等)a的。b大气环流和洋流的c,污染物能被输送到很远的地方,d达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例如南极洲的企鹅、北极圈的北极熊以及爱斯基摩人的身上,都发现了DDT的成分。因此研究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体中的迁移规律是极重要的。②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传递时,生物对有毒物质有极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例如脂溶性的DDT,在大气中的浓度为0.000003ppm.降落到海水中为浮游生物吞食后,可富集成0.04ppm,为大气富集的一万三千倍。浮游生物为小鱼所吞食,小鱼体内DDT浓度增加到0.5ppm.为大气富集的十四万三千倍。小鱼再被大鱼吞食,大鱼体内DDT浓度增加到2.00ppm,为大气富集的五十七万二千倍。大鱼再为水乌吞食,水乌体内DDT浓度可高达25ppm,为大气富集的八百五十八万倍。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毒害人类,使人类发生各种公害病。例如水俣病是汞中毒;骨痛病是镉中毒;脱发症是铊中毒;婴儿
的白血症是由于硝酸盐化肥中毒的结果。所以。研究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规律,防止毒物转移到人体,也是环境生物学的主要任务。③污染物的毒害还可以改变生态系统成分,或者通过改变能量蓄存的大小和输入对输出的比率,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污染物还能破坏化学信息系统,导致生物信息传递的混乱,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污染物还可能破坏某些生物性激素及性引诱剂系统,降低其繁殖的能力。④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有污染环境毒害生物的一面,而生态系统也有自净污染物能力的一面。如大气流动能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水、土壤中生物氧化、微生物的分解及水的稀释,也能降低其中的毒物含量;而植物则具有很强的吸毒解毒的能力。有人用每升含氰三十毫克的污水灌溉春油菜,土壤中的氰经四十八小时后基本分解完毕;酚进入植物体后,植物能把酚转变为糖甙而失去毒性;氰进入植物体后与丝氨酸结合形成腈丙氨酸,再转化为天冬醯胺及天冬氨酸而自行解毒;二氧化硫进入植物体后能形成剧毒的亚硫酸,而植物又能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减毒三十倍。所以研究生态系统中各环境要素和生物对有毒物质的自净能力和容量,同样是环境生物学的主要内容。
7依次填入第①段a、b、c、d四处的词语和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影响由于 制约因此
B.制约由于 影响甚至
C.制约因为影响因此
D.影响因为制约甚至正确答案:B
8 对第③段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污染物的毒害可改变生态系统成分
B.污染物能导致生物信息传递的混乱
C.污染物可降低生物繁殖能力
D.污染物的毒害可破坏生态系统、化学信息系统、生物性激素及性引诱剂系统的平衡
正确答案为: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段的概括 能力。A、B、C三项只 是第③段内容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概括语段的中心。只有D项是最准确最全面的。
9根据第④段文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系统有自净污染物的能力
B.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可通过大气流动来稀释
C.水、土壤具有很强的吸毒解毒能力
D.腈丙氨酸是进入植物体后的氰与丝氨酸结合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为:C
10如给此文拟一个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B.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C.污染物的毒害
D.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
正确答案为:B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材料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单纯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我相信,每一个精神上的伟人在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对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儿童,这种认识深藏于他的心灵的核心之中,从根本上使他的心灵永葆儿童的单纯。另一方面,他对宇宙的永恒本质充满精神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11[简答题]查看材料从文中看,“心的境界”有哪几种?(6分)答案解析 :四种心 的境界:①丰富的单纯; ②贫乏 的复杂;③贫乏 的单纯; ④丰富的复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的能力。整体浏览 文章,找到相关信息点进行 概括 。12[简答题]查看材料第一段中的“丰富的单纯”指的是什么?与“丰富的单纯”相反的境界是什么?(6分)答案解析 :其核心始终是单纯 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念。与“丰 富的单纯” 相反的境界是“贫乏 的复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 词语的理解 能力。注意结合上下文,答案常常 在上下文的语境中。13[简答题]查看材料作者认为有哪两种人性的单纯?怎样达到第二种单纯?为什么?答案解析 :①原始 的单纯 和超越的单纯 。②节 制社 会交往,简化社 会关系。③因为 在人性的两种单纯 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如果简化 这些社 会关系,就有可能超越原始 的单纯 而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 的理解 能力。第五段 中有对两种 单纯 的阐述 ,据此可得 第一问答案;第 五、六自然段阐述 了造成这种分类的内在原因是“社 会和社会关系”,进行概括 可得 第二、三问 答案。14[简答题]查看材料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的伟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答案解析 :①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 大的圣徒 、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 、沉思或体 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 。②伟人是丰富的单纯 ,庸人是贫乏 的复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路和主旨的把握 能力。寻找 相互照应 的语句要立足全篇,充分理解 所给句子的含意,找到陈述 点相同的句子。第二问根据第 一段的首句与第三段 的首句即可概括出 二者的本质区别。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成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日:“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曰,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赉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15[简答题]查看材料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案解析 :甘罗 ,是甘茂 的孙子。甘茂死 后,甘罗 十二岁,侍奉 秦国宰相文信侯吕 不韦。
【解析】本 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的能力。“...... 者...... 也”为判断句的标志,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是”;“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
16[简答题]查看材料甘罗是如何劝说张唐去燕国做丞相的?答案解析 :甘罗 采用迂回 的方法,旁敲侧 击地劝说,引导张唐将历史 教训与现实 情况进行 比较,使张唐 惊醒过来。为了自己的安全,最终,张唐 愿意出使燕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 文章内容的能力。甘罗 举武安君的例子,说明得罪文信侯 的下场,使张唐 明白自己的处境,于是愿意出使燕国为相。
17[简答题]查看材料找出表现甘罗敢说敢做的句子。答案解析 :(1)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2)今文信侯白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3)借臣车 五乘,请为张唐 先报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主要 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此文时迅速准确地把握如下信息:①写 的是什么 人—— 甘罗; ②干了什么 事——替 文信侯吕 不韦说 服张唐 去燕国做宰相,并对赵寰王晓之以 理,促其“自割五城”使秦轻易实现“以广河间”的目的;③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一赞扬甘罗 敢说敢做、少年老成、大器早成的大将风范;④塑造人物的方法—— 语言描写。结合这几点,可更易、更快得出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8[简答题]查看材料第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深”字状写了怎样的景象答案解析 :第一、二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 了暮春时节的景物。“深”字状写了佳树参天、枝壮叶密之态 。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鉴赏古 代诗 歌的意象的能力。这是一首单纯 写景的七言绝句。诗歌描 写了滁州西涧幽冷的风景:第一句,清幽的芳草 在涧边寂寂 地生长着,惹得诗人特别爱 怜,这是由作者眼前所见而产生的情。第二句,幽草附近,有深密的树林,树林之 中有黄鹂 在歌唱 ,这是作者所闻 。一个“深”字,使我们眼前仿佛 出现了一棵棵枝 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19[简答题]查看材料第三、四两句是写在怎样的情景中的所见所闻?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答案解析 :第三、四两 句是写在雨后的所见所闻 。在艺术 上,是以“急雨 ”、“春 潮”来显示 静中有动,又以 “无 人”而“舟自横”使动归于静。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 歌艺术 表现手法的鉴赏 的能力。一个“雨”字交代了作者此时所见所闻 的背景。傍晚 之时,春雨急骤 ,涧中之水 横冲直撞奔突而流 ,这是动景;野外的渡口一片安闲,周围 没有人踪,化动为静 。
五、作文(60分)
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樯,几多奋斗,几多沮丧。一个古老的哲理,一个常新的命题,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是怎样一种情景?上面这段文字能使你想到些什么呢?请以“名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名利”的范围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无解析
本文标签:深圳成考语文2020年深圳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押题试卷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zckw.cn)
扫码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资深老师在线与您直接进行交流、为您解答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添加